语义理解+精准执行:富唯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语言革命
发布日期:
2025-07-24

浏览次数:

在广州某汽车工厂的车间,一名工程师对富智1号人形机器人发出指令:“移位设备,处理右侧螺栓松动问题”。机器人立即响应:左臂固定车身框架,右臂精准定位螺栓位置,同步完成拧紧与质检——整个过程无需预编程代码,仅依靠自然语言指令驱动。这背后,是富唯智能人形机器人基于GRID任务规划大模型的语言理解与执行系统在工业场景中的深度落地。


语义理解+精准执行:富唯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语言革命


一、语言理解的工业级突破:从“关键词”到“语义地图”

传统工业机器人仅能响应“启动”“停止”等简单指令,而富唯GRID大模型通过语义地图与知识图谱融合,实现了三层进阶能力:

1.场景化指令解析
将“移位设备”“整理工具区”等模糊指令,动态关联工厂环境中的设备坐标、工具类型等实体,生成包含路径规划、避障逻辑的操作链。

2.多模态指令协同
支持语音、文本、手势混合输入。例如工人指向物料区说“补充这里的零件”,机器人结合视觉定位与语义理解,自主完成拣选-运输-补货流程。


语义理解+精准执行:富唯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语言革命


3.长程任务拆解
“装配发动机缸体”等复合指令可被拆解为“抓取缸体-定位螺丝孔-同步拧紧-扭矩检测”等原子操作,效率较传统分段编程提升40%。

 

二、硬件协同:语言落地的“四肢与感官”

语言理解能力需与硬件深度耦合才能释放价值。富唯人形机器人的独特结构为此提供支撑:

眼:3D视觉定位系统
双RGB-D相机实现±0.2mm动态抓取精度,实时识别指令中提到的物体(如“左侧红色线束”),即使在强光或粉尘环境下仍稳定工作。

手:高精度协同双臂
重复定位精度±0.02mm-±0.05mm的双机械臂,可执行语言指令中的精细动作(如“以5Nm扭矩拧紧M6螺丝”),避免人工示教误差。


语义理解+精准执行:富唯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语言革命


脚:全向移动底盘
轮式底盘+升降柱结构支持1.2-2.2米高度调节,响应“去二号工位顶部检修”等空间指令,打破固定工位限制。


语义理解+精准执行:富唯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语言革命


三、工业场景实效:语言驱动柔性生产

富唯机器人的语言能力已在多个领域转化为生产力:

1.汽车制造
工人通过语音指令切换车型装配流程(如“切换SUV后桥模式”),GRID模型15分钟内重构任务序列,减少传统数周调试周期。

2.半导体车间
响应“分拣晶圆并避让气流区”指令,机器人同步调整抓取路径与力度,晶圆破片率降至0.02%。

3.跨场景复用
同一台设备白天执行电子装配指令(“贴装手机主板”),夜间切换物流指令(“转运电池箱”)。

语言能力不止于“听懂”,更在于“精准执行”。某新能源企业引入富唯机器人后,工人培训成本降低60%,产线变更响应速度提升5倍。其生产总监评价:“这些机器人像经验丰富的老师傅,既能理解‘话中话’,又能保证每个动作毫厘不差。”

当多数机器人仍在依赖代码与示教器时,富唯智能已通过 “语义理解-环境映射-物理执行” 的闭环,让语言真正成为人机协作的通用接口。这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工业交互范式的重构——从此,机器能听懂“人话”,而人类只需专注创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