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半导体产业迈向精密化与柔性制造的今天,传统固定式自动化设备已难以应对高混合、小批量的生产节拍。而富唯智能推出的半导体复合机器人,正通过“移动协作+视觉智能”的一体化架构,重新定义产线部署的速率与边界。
一、打破空间枷锁:当协作机器人“长出双脚”
传统机械臂受限于工作半径,而固定式AGV无法执行精细操作。富唯智能半导体复合机器人将协作机器人、自主移动机器人(AMR)与2D/3D视觉系统深度融合,使机械臂在移动平台上实现“动态工作域扩展”。

1.协作机器人:具备高灵活性与人机协作安全性;
2.AMR:依托SLAM导航实现跨工序自主穿梭;

3.视觉系统:通过自研算法实现±0.5mm级定位补偿;
这种组合使得一台设备即可完成从料仓取料、跨站搬运到机台上下料的完整流程,大幅减少设备间的物料中转时间。
二、15分钟部署背后的技术基石:ICD控制器与零代码生态
“开箱即用”不仅是口号。通过搭载ICD系列核心控制器,富唯智能实现了对机器人、移动底盘、视觉模组及末端工具的一体化控制。
1.系统兼容性:支持市场主流2D/3D相机、夹爪、协作机器人等外设,支持PROFINET/EtherCAT等多种工业通讯协议;
2.零代码编程:通过图形化任务链编辑器,无需专业编程知识即可快速构建“移动→识别→抓取→放置”工作流程。

3.动态调度:配合中央调度系统,可根据订单需求实时增删机器人工作单元,实现产能弹性伸缩;
4.实测显示,从开箱到完成首个物料搬运任务,部署时间可压缩至15分钟,比传统集成方案缩短90%以上。
三、半导体行业的精准赋能:从微电子元件到晶圆搬运
在半导体制造场景中,半导体复合机器人展现出独特价值:

1.硅片料盒搬运:3D视觉精准定位料架槽位,防抖控制确保晶圆无振动转移;
2.清洁车间物料流:AMR无缝对接EFEM、Stocker等半导体专用设备;
3.微量试剂配送:集成恒温储罐与精密泵阀,实现化学品自动补给;
某晶圆检测车间通过部署3台复合机器人,将物料周转效率提升40%,并减少因人工搬运导致的微尘污染风险。

随着工业4.0向“小批量、快响应”深化,富唯智能半导体复合机器人正成为柔性产线的核心载体。它不仅是硬件组合的创新,更通过一体化控制架构与零代码操作界面,让智能设备的部署门槛从“周”压缩到“分钟级”。未来,当每一个生产单元都具备自主移动与实时决策能力,制造系统的形态将迎来根本性重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