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业4.0的浪潮中,传统机床的智能化升级已成为制造业降本增效的核心命题。面对多品种、小批量的生产趋势,单一的自动化设备往往难以满足柔性生产需求。而融合协作机器人、移动机器人及视觉引导技术的复合机器人,正以其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一体化的能力,为机床自动化改造方案注入全新内涵。

一、打破空间限制:复合机器人的柔性革命
传统机床加工单元中,固定式机械臂受限于工作半径,物料流转依赖人工或专机运输,效率瓶颈突出。富唯智能复合机器人通过移动底盘扩展协作机器人的作业范围,使其可在多台机床、货架与检测工位间自主穿梭。搭载ICD系列核心控制器,实现机器人导航、机械臂运动与视觉处理的集中调控,从根本上解决了设备协同控制的技术难题。

二、视觉赋能精度:2D/3D技术攻克定位痛点
在机床自动化改造方案落地时,工件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加工质量。富唯自研的2D/3D视觉平台,可对料框内无序堆叠的零件进行三维点云重建,引导机械臂实现±0.5mm级精准抓取。无论是锻铸毛坯的粗加工上料,还是精密零件的精加工下料,视觉系统均能动态适应环境变化,替代传统工装夹具的刚性定位模式。

三、开箱即用:15分钟重构生产单元
“快速部署”是衡量机床自动化改造方案可行性的关键指标。富唯复合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,通过预配置的通信接口(支持EtherCAT、Modbus等协议),可兼容市场主流2D/3D相机、夹爪及AMR设备。用户无需编写代码,通过图形化界面拖拽任务模块,即可构建如“机床A取料→视觉检测→机床B装夹”的完整工作流。现场实测显示,从拆箱到完成首个物料搬运任务,仅需15分钟。

四、跨行业复用的敏捷基因
该方案已在汽车零部件机加工、新能源电池盒焊接、电子精密件分拣等场景中验证价值:
在机加工车间,复合机器人实现24小时不间断送料,将机床利用率从45%提升至85%;
在半导体物流环节,通过3D视觉定位芯片载盘,避免人工接触导致的静电损伤;
针对食品行业防腐需求,采用不锈钢材质机器人,完成包装线至加工设备的物料转运。

结语:从“单一自动化”到“细胞化生产”
当传统的机床自动化改造方案仍聚焦于单点设备升级时,富唯智能以“移动机器人+视觉+协作臂”的融合架构,重新定义了产线柔性。其开箱即用的特性大幅降低实施门槛,而一体化控制平台则为企业未来扩展数字孪生、AI工艺优化预留了空间。在制造业迈向敏捷化的今天,这种可快速复制、随机应变的自动化细胞单元,正成为智能工厂进化的新基石。